作者:Delton Rhodes
翻译:DUANNI YI
来源:加密谷
区块链是Web 3时代的重要应用之一,加密谷长期关注这一主题。
Web 1是早期的互联网形态。彼时,internet是一个只读的静态HTML页面目录,用户之间的交互十分有限。Web 2始于2004年左右,它由社交媒体、博客和在线社区组成,允许终端用户进行实时地交互协作。
与Web 1和Web 2相比,Web 3更难定义。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Web 3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以太坊是Web 3时代领先的区块链网络,于2015年才推出。时至今日,许多致力于改善Web 3终端用户体验的实用技术仍在研发当中。
尽管如此,关于Web 3的一些关键属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业界通常认为这是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开启。Web3的目标是在无中介的读写网络中提供更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技术使得个人在默认情况下可以控制数据隐私和数据所有权。Web3还引入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其中,过去致力于“寻租”的第三方对用户交互和价值转移的控制在逐步减少。本质上,Web3技术为P2P通信、支付等服务和市场提供了基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在塑造当前Web 3的发展和去中心化的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从BTC在200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以来,区块链技术在几个关键领域都有所发展。到2019年年中,以太坊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发人员的数量最多时达到25万至35万人;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最多,超过2,200个,每月活跃用户约为14万人。以上数据都被视为截至目前区块链生态系统发展的最佳展示。
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功,Web 3应用程序的采用仍然远远落后于Web 2。对于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社区来说,Web 3要成为全球互联网的标准或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对于以太坊区块链生态系统来说,2019年最突出的技术挑战是什么?可以实施哪些解决方案来推动用户采用?以下是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方面。
增加可扩展性
- 挑战
可扩展性匮乏是以太坊区块链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无论何时,当以太坊区块链接收到更多的流量,相关的成本 (gas fees) 和完成交易的时间都会大幅增加,这最终阻碍了主流人群的采用。截至2019年8月,以太坊主网每秒只能处理15到25笔交易。当然,有一些区块链网络可以处理更多的交易,但这往往是有代价的(比如,牺牲去中心化或安全性)。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区块链仍然无法达到Web 2或者法币数据库技术提供的可扩展性水平。例如,Visa一直能达到1,700个tps,并声称能够处理多达56,000个tps。以太坊的近期目标是达到至少10万个 tps。
- 解决方案
尽管以太坊已经致力于推动可扩展性解决方案,但是其中的大多数要么还在研发,要么还在测试网阶段。
Layer 2的扩展使得线下交易成为可能。总而言之,这既保留了区块链的原生优势(安全性、不变性、去中心化),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缓慢的确认时间、波动性/gas成本等)。子链和状态通道是近年来以太坊社区开发实施的两个最令人瞩目的Layer 2扩展解决方案。
Plasma开发者之间的竞争会促成Layer2的创新吗?
分片是另一种可扩展性解决方案,它是一种数据库分区,将较大的数据库分割为更小、更快、更容易管理的部分,这被称为“数据切分”。
在Web 2时代,分片非常简单。例如,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将与不同客户相关的信息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然而,在区块链中实现分片要复杂得多。传统的区块链要求所有节点承载给定链的所有历史交易数据。这使区块链速度变慢,但也使交易更安全,并解决了“双花”的问题。分片则允许节点仅使用区块链的一部分交易数据历史记录来安全地处理交易,从而加快了交易速度。分片链预计在 2020 年可用于以太坊主网,其中包括Serenity (即以太坊2.0) 的第 1 阶段。然而,在第1阶段的初始版本中,分片链不一定能作为即时的可扩展性解决方案。
在以太坊之外,有一些项目已经实现了分片。Zilliqa在2019年1月启动主网,成为首个采用可操作分片区块链的项目。目前,Zilliqa区块链每秒可以处理2,828笔交易。
上图是Serenity (以太坊 2.0) 在引入分片后的图示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